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如果要問近兩年最火的行業有哪些?新能源汽車行業一定包括在內。從傳統汽車廠商,到造車新勢力,再到各大互聯網公司,都紛紛加入戰局。

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歷史性巨變,以新能源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重構了汽車產業的格局。這給了很多企業新的機會,尤其是傳統車企比亞迪的華麗轉身,成為行業里耀眼的明星。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1

全球銷冠 業績驚艷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勢頭強勁,屢創歷史新高。根據最新產銷快報顯示,比亞迪上年度新能源汽車銷量64.14萬輛,同比增長315%。

而特斯拉2022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56.4萬輛,較2021年上半年的38.62萬輛同比增長46%。

這意味著,比亞迪上半年銷量已經超越2021年全年銷量,同時也超越了特斯拉,成為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數據來源:比亞迪每月產銷快報

如此優異的成績,和比亞迪背后的愿景、戰略的決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在比亞迪的官網上,赫然寫著——“新能源汽車領導者”。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為了實現這個愿景,比亞迪做了前瞻的布局和大量的積累。?????

首先是時間積累。

比亞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起步最早的汽車企業之一。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可以追溯到03年對秦川汽車的收購。

在2007年8月,在比亞迪F6下線儀式上王傳福就提出:“未來的天下是混合動力和電動車,而不是汽油車的?!?/p>

2012年,比亞迪的K9純電動大巴和e6純電動出租車正式投入使用,并跟隨政府政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不斷推進。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圖:比亞迪電動巴士?

可以說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可謂遙遙領先。? ? ? ?

再者是技術積累。

比亞迪堅持自主創新,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新能源汽車企業,并且實施“全產業鏈+全市場”戰略。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圖:比亞迪刀片電池

在電池方面,比亞迪領先市場生產出了刀片電池,實現了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架構創新,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問題。

在動力系統方面,比亞迪完全自主研發了DM-i超級混動搭載超級電混系統,虧電油耗低至3.8L/百公里,可油可電綜合續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

在新能源汽車核心芯片方面,比亞迪的IGBT,SiC都拿出了業界領先的產品。去年,比亞迪半導體SiC功率模塊斬獲2021年度“全球電子成就獎”。

在ISC(智能安全控制系統)方面,用時16個月,ISC總成,包括電路板、電機、閥體、模擬器、傳感器等,比亞迪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設計到定型的過程,同時完成了基礎摸底驗證。2020年9月17日就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在車身穩定系統方面,比亞迪在2019年開發BSC 2.0,在 WLTC 工況測試下,能有效提高續航里程 20%。使用了BSC制動安全控制系統后,電動車就能大大縮短緊急制動距離,增加動能回收的效率,并且改善剎車腳感,做到剎得狠且剎得穩。這又是實現對國際龍頭零部件公司產品的超越。

比亞迪的iTAC技術,由比亞迪自主研發,它可以智能控制車輛前后電機的扭矩輸出,改善純電動車的各項性能,iTAC技術不但能提升電機的扭矩調整速度,而且能幫助增強車輛的四驅性能,讓駕駛者輕松駕馭高性能電動車,從容面對濕滑的冰雪路面。

比亞迪在汽車電動化方方面面的技術準備上,非常充分,體現在產品上就是壓倒性的產品力。

比亞迪現有3.5萬名技術研發人員,累計申請專利3.4萬件、授權專利2.2萬余件,數量居國內第一,并且每年仍投入大量研發,持續產出專利技術,常居“發明專利TOP20新能源汽車企業榜單”、“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榜單”第一名。

目前比亞迪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整車及全產業鏈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其在技術領域的努力與積累可見一斑。

比亞迪這艘巨輪,正帶著不可估量的決心和能量,奮勇向前。

2

華麗外衣下 ?骨感的現實

驚人業績的背后,利潤和質量,同樣不容忽視。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數據來源:比亞迪財報

據比亞迪提供的財報顯示,雖然銷量和營收的上漲,但是從2020年起到2022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毛利率卻正在明顯下跌。

對此,比亞迪認為“公司生產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鋼材、塑膠及其他金屬原材料,如鋰、鈷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主營業務的生產成本,進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p>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成本上漲的壓力,比亞迪在研發、營銷等方面的投入,也導致其凈利潤有所下滑。

另外,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始終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而縱觀比亞迪在質量方面的表現,似乎并不讓人放心。

6月14日,國家應急管理部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火災數據。今年1-3月,國內發生新能源車火災共計640起,據網友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今,比亞迪已發生了超過40起記錄在案的“起火”事故,而且并非集中在單一車型上,唐、漢、秦、宋、海豚等熱銷車型,都沒能逃脫 “起火”的命運。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此外,比亞迪多次發生質量問題召回事件,不僅在質量上讓消費者心存疑慮,召回的損失成本,對比亞迪而言,無疑也是在其本就不高的利潤率上,雪上加霜。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數據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以今年的召回事件為例。網友反應,比亞迪給此次召回車輛的車主提供每天400元的補貼。9663輛車,意味著比亞迪賬面上每天要損失386萬元。汽車召回維修置換通常需要耗時一周的時間,僅補貼成本也要達上千萬。

更何況車輛召回還會影響到車輛物流成本、維修成本、替換零件成本、品牌損失等等。

3

嚴防問題 嚴控成本

想要提高毛利率,方法路徑有很多,比如降低原材料成本、控制人力成本等,但就原材料和人力而言,相信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處在相同的局面,而結合上述的質量問題,今天我們重點聊一聊——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主要分為: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要想控制質量成本,需要關注兩個問題:

  1. 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 有沒有用在“刀刃”上?

    ?

  2. 內部故障和外部故障 —— 有沒有可能少發生,甚至不發生?

這里,大家可能都會聯想到一個質量工具——FMEA,一個讓很多質量工程師又愛又恨的工具。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不可否認的是,FMEA在控制質量成本,尤其是降低質量損失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FMEA作為一種事前預防的分析工具,能夠幫助企業有效地發現產品/過程中潛在的失效及其后果,進而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并且不斷地完善。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這時候,我們再來回答上面兩個問題。

  1. 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 有沒有用在“刀刃”上?

    ?

  2. 內部故障和外部故障 —— 有沒有可能少發生,甚至不發生?

?

?

??傳統FMEA費時費力不討好

當前很多企業的FMEA,主要還是工程師憑借過往經驗,通過Excel做FMEA分析,不僅工程師很“痛苦”,成本也很“痛苦”。

一方面,缺少工具支撐嚴密的邏輯推理,尤其對于復雜產品/工序,很容易造成遺漏;

另一方面,FMEA中分析得來的預防&探測措施,難以和CP(控制計劃)保持一致,甚至PFMEA和CP,各做各的。

最重要的是,過于依賴工程師個人經驗,缺乏知識庫做參考,歷史經驗難以借鑒。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邏輯不嚴謹、信息不一致、經驗無沉淀,導致最終輸出的FMEA缺乏有效性,無論是措施的遺漏,還是措施的過剩,都將在不同環節,造成質量成本的損失。

?

??工具支撐下的FMEA 質量損失降低75%

通過FMEA工具的引入,從DFMEA-PFMEA,從PFD-PFMEA-CP-SOP(WI),工具可以始終確保信息的一致性。

工具還將更好的沉淀企業知識庫,在每個FMEA分析環節,都會有智能推薦,避免漏分析、錯分析。

另外,通過系統對接,FMEA可以和量產環節的數據打通,實時反饋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確保將每一條措施落實到“刀刃”上。

據分析,以一家處于三西格瑪質量水平的企業為例,若能有效運用FMEA工具,其制程能力有望快速提升至六西格瑪質量水平,實現質量損失降低75%。

FMEA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而比亞迪其實也非常重視FMEA的推進。比亞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提出:“品質,最重要的還是在前端。要做好預防,不能出了問題再去救火,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想到失效的東西,讓FMEA成為一種習慣”。

比亞迪趕超特斯拉登頂榜首,下一“戰”如何布局?

圖:比亞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

不僅比亞迪,近兩年FMEA也越來越被各行各業重視,比如3C、電梯、醫療、化工等。在汽車行業,也有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將FMEA列為重點,例如福特在今年更新的CSR中,重點對FMEA提出明確要求,吉利也成立FMEA戰略推進部,全供應鏈普及FMEA,下一期我們將和大家分享,FMEA在其他行業或企業應用的優秀案例。

最后,比亞迪已然成為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而未來,憑借深厚的積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必將繼續引領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彎道超車,中國民族品牌終將撼動世界。

22

評論

發表評論